共學會議:
地點:共學基地
時間:99.10.10. 10:00
人員:剛爸媽、豆爸媽、敏爸媽、駿駿媽、珮誼媽
1. 這是共學第六週以來的第一次檢討會議,每位家長及老師都很認真,主動製作了許多的計畫表,在會議中討論,希望能將共學計畫中的理想層面,實際化做執行面來執行。
2. 會議進行的很愉快,溝通交流的效果很不錯,此次會議記錄,由於討論踴躍,只記錄大綱及決議事項。
3. 決議共學會議一個月舉辦一次。
老師分享:
老師:沒有想像中順利,孩子對共學期待不同,利用過去這個月平衡一些事情,10月目標會慢慢增加,英文教育(融入在星期3的DIY活動中),生命教育,金錢教育,性別教育。
財務報告:
1. 財務長報告支出狀況
2. 老師:雜支部分未來會增加例如購買黏土,圖畫紙等
3. 家長建議也可多利用回收資源
戶外教學地點:
1. 家長建議戶外交學地點,不能全盤聽孩子的意見,地點應是事先規劃的,應由老師及家長溝通即可。
2. 老師小聲說討論其實只是美其名,老師實際上會引導,地點其實是經過老師思考才決定的。
3. 戶外教學地點討論:
地點 |
目標 |
交通 |
備註 |
美術館 |
資源教室版畫系列 |
紅35 |
團體需預約 |
洲仔濕地 |
認識濕地生態 |
紅35 |
|
科工館 |
樂活節能屋 |
捷運 紅28 |
|
壽山zoo |
一人選一個動物介紹 |
捷運 公車 |
|
太陽公園 |
手做葉子的故事 |
走路 |
|
橋頭糖廠 |
|
捷運 |
|
旗津 |
|
|
需有家長陪同 |
劇場表演 |
|
|
需有家長陪同 |
美術館看展覽 |
|
|
|
文化中心 |
|
|
|
彪虎觀光工廠 |
|
|
需預約 |
4. 建議有行前計畫,培養責任感,分配工作,心情分享
5. 老師戶外教學時,擔心孩子脫隊,實施認領伙伴,照顧伙伴活動
6. 敏爸敏媽擔任戶外活動長,負責辦理假日家庭聯誼活動,2~3個月一次的家庭活動,例如露營 、騎單車等。
7. 鐘小姐原則上不接送星期5的戶外教學地點,但可接送到就近的大眾運輸地點或基地。
關於自由時間的討論:
1. 家長希望自由時間能分散到每天的共學時間,星期四的自由時間,會不會太長?
2. 老師認為孩子們對於星期四的自由時間有高度的期待,希望等孩子大一點,對時間更有概念之後,再做更細部的分割,對自由時間的規範先慢慢來,想維持現狀
3. 敏爸想探討孩子對自由時間高度期待的原因,老師表示他不知道為什麼,但會持續觀察。
4. 建議使用計時器,讓孩子有上下課的分別,培養時間的概念。
基地部分討論:
1. 跟各位家長說明,未來搬遷後,提供4樓的大房間當作教室,提供功課桌椅6組,白版一面,書櫃一座裡面提供童書繪本,中型冰箱一台,小型烤箱一台。
2. 請家長攜帶2格的個人置物櫃,讓孩子放個人物品及書包餐袋。
3. 孩子的共學環境原則上以4樓空間為主,若有diy的活動需要用到烤箱電器等,可以先前一天告知場地長。或在樓上操作後,由老師拿到樓下烤。等以後孩子們的穩定性越來越好,可以討論適度的使用客廳的空間。
4. 請老師家長協助教導孩子愛惜共學基地。
5. 敏爸提出共學還是在限定範圍內進行,建議變化基地的佈置,例如秘密基地的概念吸引孩子的興趣。
6. 回基地後,洗餐具這件事情,希望讓孩子帶回家,由家長叮嚀這一部份,因為有廚餘及未來空間上不適合的問題。老師建議洗餐具這件事情,真的可以讓孩子獨力完成,不要再幫孩子重洗一遍,孩子會因此便宜行事。
7. 老師希望共學空間單純化,其他時段不要使用。會中決議基地讓孩子自己整理打掃。
8. 另外有孩子破壞了一些物品,不管是故意或不是故意,希望孩子可以練習自己跟主人說明的習慣,養成孩子自我承擔的學習。
9. 鄰居反應孩子常常很用力關門,而且頻率很高。
教學內容討論
1. 未來會有教學週誌,以mail的方式寄給家長,讓家長瞭解孩子的學習狀況
2. 共學生活記錄表,以週為單位,固定時間的方式討論當天的應做事情,假日分享,心情分享,友愛誠實事蹟鼓勵等等。
敏爸:主題性教學,謀生技能能,玩出主題,玩的專業,性別教育,自我保護,情緒處理
3. 公視好節目可以觀看
4. 老師說共學這段期間他都讓孩子自己解決事情,意見不相同時大家協調討論,他盡量不參與,讓孩子自我學習。
5. 家長建議讓孩子使用數位相機紀錄,還可開作品發表會,老師希望孩子先用寫或畫的記錄方式,數位相機先緩緩。
6. 建議閱讀的部分要有整體計畫,選擇與主題相關,計畫性的閱讀,或訂定一個閱讀目標,例如這學期要將西遊記閱讀完畢,以老師的步調每天進行10分鐘的閱讀,只要有進步,日積月累就能閱讀許多名著。(與星期一的說故事時間或家長帶領孩子的閱讀都不衝突)
7. 星期二固定在圖書館,真的很棒,讓孩子多利用圖書館,親近圖書館,慢慢學習如何使用圖書館資源。
8. 希望大家將一些學習的資源提供到共學基地。
9. 調整方式,孩子在做功課的時間內未完成時,會請未完成功課的孩子到房間自己完成,老師繼續帶領其他孩子做下個活動。
午餐:
1. 明年1月1號起除了星期2,學校不提供營養午餐了,討論如何因應?
a. 老師到共學基地前先買,到基地後與孩子一起用餐?
b. 跟附近商家定餐外送?
2. 家長將這件事情擺心上,尋找解決的方案。
3. 水果採買改由老師負責,比較能控制水果的最佳享用時間,點心部分場地長還是可以繼續負責。
其他
1. 珮媽媽可以自己帶孩子學習,退出共學團體,雖然有不捨,但是選擇孩子適合的方式是家長最深的期待。希望週五的戶外教學,媽媽能帶著珮一起參加,還有家庭的聚會活動,也歡迎一起參加。
2. 再尋找一名共學小女生,家長認同共學理念是最重要的前提。
3. 其實我們家長的想法老師大致瞭解,只不過理想與執行上是會有距離的,希望大家能夠更有耐心與信心,給老師鼓勵。
4. 最近的戶外活動,安排孩子清洗課桌椅(因為淹水佈滿了泥濘),希望家長能一起參與基地教室的建立,會搖動的課桌椅要麻煩非專業達人協助了,敏媽還要帶大家做課桌椅大變裝喔!
5. 感謝豆媽的點心
其他支援及採買:
1. 醫療箱(含口罩),戶外活動時可隨身攜帶
2. 家長同意購買一台CD player
還有遺忘什麼嗎?
有!很重要,想告訴大家今天很愉快,
這種會議再冗長我也喜歡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