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離開氣球博物館已經過中午
一行人來到預約的餐廳
期待著美食家餚上桌
因為餓了
來不及拍照記錄
離開時特別拍下這間具有40年歷史餐廳的外貌
因為食物好吃
值得推薦或是再次再訪
下一站是走氣質路線的知性之旅
參觀張連昌薩克斯風觀光工廠
薩克斯風
我的感覺她是一種浪漫
具有獨特風格的西洋樂器
沒想到台灣製造的薩克斯風居然享譽國際
一眼望去眼底盡是被稻田佔滿視野的純樸小鎮---后里
竟然是薩克斯風的故鄉
過去走的是代工路線
在第三代經營努力下發展個人品牌
因為名氣響亮品質優異
成為總統贈送國際友人的禮物
另一種台灣之光
造型優美的薩克斯風
時空背景回到日據時代
第一代創辦人張連昌先生的一個朋友因為家中起火
一把名貴的薩克斯風付之一炬
張連昌先生跟友人要了這把被火燒毀的薩克斯風
花了幾個月的時間拆解研究
將薩克斯風的400多個零件一一製圖
幾年時間的摸索他終於製成台灣第一把薩克斯風
製做過程十分艱苦
還因為在敲打樂器時
被彈出的銅片弄傷了一眼
甚至被村裡的人取笑
不按步就班的當個農家子弟
卻要做什麼樂器
不被支持的張連昌先生沒有因此放棄
完成了台灣第一把薩克斯風
他帶著薩克斯風北上販售
賣給了一名菲律兵籍的樂師
據說帶回了兩麻布袋的錢
這時民風保守的小鎮
漸漸了解製作樂器也可以賺錢
張連昌先生不藏私的在后里
收了許多徒弟
教授薩克斯風的製作
也鼓勵子弟兵們自行創業開工廠
就這樣薩克斯風產業在后里生根
發展出蓬勃的商業活動
后里成了樂器之鄉
在地的故事值得用心來探訪喔!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