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偉文新書
電影裡的生命教育
去年聽李偉文到兒美館的一場演講
得知他有計畫出一本關於電影與教養的書後就一直密切注意中
今年終於等到出版的消息
還沒有看到書的內容
就毫不考慮的預約了新書
原價320元天下雜誌訂戶價有打72折231元
推薦序:
看電影體會生命的美好
這些年針對學生的各種補習班、才藝班甚至潛能開發班到處都是,我想是來自於家長們面對「世界是平的」所產生的焦慮,所以想盡辦法要讓孩子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好贏過別人,可是或許我們忘了孩子這麼「辛苦」,未來有沒有競爭力我們不知道,但是卻可能喪失了他們的生命力。
如何讓孩子活出美好而豐富的生命,應該是教育的終極目標,因此生命教育在這個這麼容易沮喪的時代是愈來愈重要了。
但是,什麼是生命教育?
若以可以操作與界定的內容來說,有人區分為探索「人與自己」「人與他人」「人與環境」彼此之間最恰當的關係。另外台大哲學系孫效智教授提出生命教
育的三大內涵(終極關懷與實踐、倫理思考與抉擇,人格統理與靈性發展)可以用「人生三問」來呈現生命根本的課題,亦即「人為何而活?」「人應如何生活?」
「人又如何能活出應活出的生命?」
這些問題我們或許可以條列些「標準答案」或「生命典範」為教材,但是單憑這些知識層面的認知,其實不太能夠內化為正確的人生觀或價值觀,因為這些
生命的態度通常要在生命的「真實情境」裡去體驗。這也是生命教育最困難的地方,我們很難幫孩子設計或引領他們參與許多「情境」來讓他們去體驗,因為成本太
高,我們的時間與資源都有限。
退而求其次,看電影,而且是很專注地看適當的電影,當孩子精神上可以投射進入劇中的主角,跟著一起哭一起笑,一起面對生命的困境與抉擇時,看電影就可以是一種模擬的「情境教學」。
而且看電影的成本很低,不管家長或老師,只要挑選到適當的影片,然後把燈關掉,用大銀幕全家人很專注地一起看,看完再輕鬆自在地分享自己的經驗與感想,許多我們想傳遞的觀念,無形中就可以非常有效地變成孩子的體驗。
後面介紹三十部精彩的好電影,大家可以利用周末假日或寒假,陪伴孩子共渡溫馨的美好時光。